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燕山典型盆地充填序列及迁移特征: 对中生代构造转折的响应
引用本文:李忠,刘少峰,张金芳,王清晨.燕山典型盆地充填序列及迁移特征: 对中生代构造转折的响应[J].中国科学D辑,2003,33(10):931-940.
作者姓名:李忠  刘少峰  张金芳  王清晨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批准号:KZCX1-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03)共同资助
摘    要:燕山地区中生代典型盆地充填序列可以划归为4个阶段, 反映了岩石圈从挠曲(T3)、挠曲并伴随弱的裂陷(J1+2)、构造转换(J3)到裂陷(K)为主的区域构造演化. 除第一阶段外, 其他3个阶段均是以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的发育开始, 以厚层粗碎屑岩或砾岩的产出结束, 反映了盆地构造演化的旋回性, 各阶段盆地应力体制具有较为规律的从张性到压性的变化, 但并非单一的裂陷(谷)旋回机制所能解释. 根据充填序列、古流配置和沉积体系重塑原型盆地, 结果表明在晚侏罗世燕山地区主要盆地走向和控盆构造线方向已发生了从EW向到NE向的明显变化, 但盆地群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特征, 直到早白垩世区域控盆构造线方向才转为NNE向.

关 键 词:燕山  中生代  盆地充填  古流  构造转折
收稿时间:2003-02-11
修稿时间:2003年2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