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大型海底重力滑动系统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
| |
引用本文: | 李林, 张成, 闫春, 杨涛涛, 解习农, 王少凯, 储生明, 2021. 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大型海底重力滑动系统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地球科学, 46(10): 3707-3716. doi: 10.3799/dqkx.2021.014 |
| |
作者姓名: | 李林 张成 闫春 杨涛涛 解习农 王少凯 储生明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23;;2.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4;;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145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26-005 |
| |
摘 要: | 海底重力滑动系统研究对认识海底斜坡稳定性和深水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上中新统及其以上地层中发育一个大型的自南向北滑动的海底重力滑动系统.利用区域二维地震资料,查明了该大型海底重力滑动系统的地震相和发育特征,探讨了其可能的形成原因. 该海底重力滑动系统由伸展域、过渡域、收缩域、滑动面和软弱层等5个要素构成;其发育演化可划分为晚中新世前重力滑动、上新世同重力滑动和第四纪后重力滑动等3个阶段:前重力滑动为物质准备阶段,水道复合体沉积于半深海泥质斜坡之上,为重力滑动提供物质基础;同重力滑动为重力滑动系统发育的主体阶段,沉积物披盖在强烈变形而产生的地形上,同时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后重力滑动为重力滑动系统萎缩阶段,沉积物逐渐将重力滑动产生的凸凹地形填平,并继续沉积.斜坡地形和高沉积物供给是海底重力滑动系统发育的基础;基底断层活化和底辟作用可能是触发其发育的动力源.
|
关 键 词: | 海底重力滑动系统 块体流 地震反射特征 触发机制 琼东南盆地 油气 |
收稿时间: | 2020-11-2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