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全球干热岩资源开发诱发地震活动和灾害风险管控
引用本文:尹欣欣, 蒋长胜, 翟鸿宇, 张延保, 姜丛, 来贵娟, 祝爱玉, 尹凤玲. 2021. 全球干热岩资源开发诱发地震活动和灾害风险管控. 地球物理学报, 64(11): 3817-3836, doi: 10.6038/cjg2021O0448
作者姓名:尹欣欣  蒋长胜  翟鸿宇  张延保  姜丛  来贵娟  祝爱玉  尹凤玲
作者单位: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 甘肃省地震局, 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
摘    要:
干热岩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干热岩位于地壳浅部3~10 km,在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等通用开发方式过程中,伴随着地壳应力状态的扰动,部分开采项目发生较大震级的诱发地震事件,甚至造成明显灾害、引起社会问题,亟待实现科学利用和风险管控.鉴于此问题在平衡能源开发战略和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本文梳理了全球干热岩开采诱发地震的总体情况、典型案例,整理了在成因和机理研究、地震灾害风险管控和缓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已有EGS项目案例中诱发地震震级超过3.0的达到31.2%、主要与断层活化有关,最大的诱发地震可发生在注水压裂、关井后、循环生产等各阶段.干热岩开采诱发地震有多种成因,已有案例多为多种成因共同作用,其中的关井后的尾随效应是目前重大难点.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广泛的诱发地震机理研究并探索多种减灾措施,认为累积注水体积、注水速率与最大诱发震级之间不存在普适性的定标关系,前瞻性预测需要采用"一井一策"的方式.在缓解诱发地震灾害风险上,普遍采用科学的流体注入策略、对注采策略进行验证校准、持续开展地震活动监测等系列措施.此外,对储层的临界应力状态和应力时空演化的量化描述、地热储层内的先存断层与裂缝的探测识别、可有效管控地震发生的流体注入策略等,是当前干热岩资源开发减轻地震风险的主要技术难点,而利用地热储层实时感知信息技术、采用新的注入热交换载体、发展前瞻性的地震预测方法是该领域目前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根据我国的干热岩资源开发和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实际情况,亟待建立开采场地安全性和灾害风险评价、多学科的地震监测网络和分析技术、地震灾害风险管控红绿灯系统等技术体系,并加强关井后的尾随现象、多场耦合等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关 键 词:深层地热资源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诱发地震   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收稿时间:2020-11-18
修稿时间:2021-01-30

Review of induced seismicity and disaster risk control in dry hot rock resource development worldwide
YIN XinXin, JIANG ChangSheng, ZHAI HongYu, ZHANG YanBao, JIANG Cong, LAI GuiJuan, ZHU AiYu, YIN FengLing. 2021. Review of induced seismicity and disaster risk control in dry hot rock resource development worldwide.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64(11): 3817-3836, doi: 10.6038/cjg2021O0448
Authors:YIN XinXin  JIANG ChangSheng  ZHAI HongYu  ZHANG YanBao  JIANG Cong  LAI GuiJuan  ZHU AiYu  YIN FengLing
Affiliation:1.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2. Gansu Earthquake Agency,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Hot dry rock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Induced seismicity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