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厌氧菌Shewcenella putrefaciens还原的实验研究应用于中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引用本文:闵茂中.厌氧菌Shewcenella putrefaciens还原的实验研究应用于中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J].中国科学D辑,2004,34(2):125-129.
作者姓名:闵茂中
作者单位:闵茂中(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H.F.Xu(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University of New Mexico,Albuquerque,NM 87131-1116 USA)       L.L.Barton(Department of Biology,University of New Mexico,Albuquerque,NM 87131-1116,USA)       彭新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尹琳(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025209, 40173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 2002-40210104086)和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点研究基金(批准号: 20020284036)共同资助
摘    要:报道在中国首次模拟新疆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主要物理化学条件(35℃, Eh≈-0.1 V, pH = 7.0 ~ 7.4, 与现代成矿流体化学成分相近的实验溶液), 采用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厌氧菌Shewcenella putrefaciens实验还原U(Ⅵ), 迅速地(7昼夜)在该菌胞外壁生成纳米级晶质铀矿(沥青铀矿)沉淀. 发现该类沥青铀矿中的大量纳米级(2 ~ 4 nm)晶质铀矿单晶, 以其排列的完全无序性, 区别于有序排列的天然沥青铀矿.最后探讨了该矿床中微生物富集铀的可能机制.本实验结果还可望为核污染水环境的修复和砂岩型铀矿的地浸开采提供生物技术思路.

关 键 词:厌氧菌  还原  沥青铀矿  砂岩型铀矿  实验研究
收稿时间:2003-04-25
修稿时间:2003年4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