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
引用本文:马永生,郭彤楼,赵雪凤,蔡勋育.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J].中国科学D辑,2007,37(Z2).
作者姓名:马永生  郭彤楼  赵雪凤  蔡勋育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昆明650200(马永生,郭彤楼,蔡勋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赵雪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
摘    要: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为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提供了重要参考.普光气田发现了目前国内最好的深部白云岩储层,储层不仅厚度大,分布范围广,而且次生孔隙也异常发育.研究认为,普光气藏的油气充注时间早、埋藏深、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烃(油气)-岩(碳酸盐岩储层)-水相互作用的时间长.该地区次生孔隙的发育受多期次成岩作用的影响,成因机理复杂.通过对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环境、沉积相带和储层孔隙特征的研究,认为普光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形成是发育在有利沉积相带的基础上,受表生溶蚀、埋藏溶蚀、超压作用和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TSR对储层的埋藏溶蚀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超压作用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次生孔隙发育的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深部优质储层  白云岩  溶蚀作用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