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柴北缘绿梁山一带与造山作用相关的铜铅锌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启示
作者姓名:许荣科  郑有业  周宾  吴亮  祝海洋  张宇  马超  吕登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湖北武汉,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调院,北京,100083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项目“青海绿梁山-双口山矿产远景调查”(资[2010]矿评02-01-23)(1212011121204)
摘    要:
在研究柴北缘绿梁山铜矿、双口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指出上述矿床围岩为遭受了强烈褶皱构造变形及低绿片岩相变质的蛇绿混杂岩构造块体,矿体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于韧性剪切带内的强带内,分别与加里东期和晚华力西期—印支期的两次碰撞造山作用相联系,并很可能与区域上对应时期的造山带型金矿床的形成同步。暗示绿梁山铜矿区和双口山铅锌矿区外围是寻找潜在的造山带型金矿床的重要靶区,而在绿梁山铜矿区新发现的VHMS型铜矿化和双口山SEDEX型铅锌矿化指示位置,是寻找遭受后期改造的青龙滩式铜矿化和锡铁山式铅锌矿化的重要靶区。

关 键 词:柴北缘  碰撞造山  铜铅锌矿床  控矿要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