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水格局及其战略意义 |
| |
作者姓名: | 王光谦 张宇 谢笛 钟德钰 |
|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利部水圈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利部水圈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9026); |
| |
摘 要: | 绿水通过蒸散发、大气水输送和陆地降水过程形成陆地内循环,是连接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地球圈层的重要环节。对绿水陆地内循环的有限认知将低估人类活动对水和生态的影响。本文研究中国范围内绿水陆地内循环的格局以及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对其的作用。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中国绿水陆地内循环具有内循环率高(50.4%)和内循环量大(2.75万亿m3/a)的总体特点,存在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西部以内循环为主的“三线”输送格局。其中,以草地为主的青藏高原为中国绿水陆地内循环提供了最多的水量(约8000亿m3/a);以森林为主的东南丘陵和云贵川地区是辐射范围最广的绿水供应区;以耕地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以草地为主的黄土高原分别是绿水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输送的枢纽。中国绿水陆地内循环格局由生态系统、大气环流等大尺度地理系统决定,充分认识绿水循环的战略意义在于:(1)绿水陆地内循环是中国水循环的“国内大循环”,是构建治水“全国一盘棋”新局面的着力点;(2)绿水陆地内循环是水循环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紧密纽带,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重要抓...
|
关 键 词: | 绿水 水循环 中国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 空间均衡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