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2—2019年中国陆地蒸散发变化的归因分析
引用本文:白鹏,蔡常鑫.1982—2019年中国陆地蒸散发变化的归因分析[J].地理学报,2023(11):2750-2762.
作者姓名:白鹏  蔡常鑫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3,51979263)~~;
摘    要:蒸散发(ET)是水循环的关键变量之一,其长期变化直接影响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近几十年来,中国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ET的时空分布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Leuning模型和驱动要素去趋势实验定量揭示了降水、净辐射、水汽压差、风速和叶面积指数对中国陆地ET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9年中国陆地ET呈显著增加(p <0.05)趋势,趋势值为1.25 mm a-1。水汽压差、降水和叶面积指数主导了中国陆地ET变化,三者对ET趋势的贡献度分别为44%(0.54 mm a-1)、29%(0.36 mm a-1)和25%(0.31 mm a-1)。ET变化的主导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西北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区)ET变化受降水主导,长江大部以及东北北部(湿润区)受水汽压差主导,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部分地区受叶面积指数主导。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水资源的差异化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蒸散发  水循环  气候变化  植被变绿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