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北哈尼泥炭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作者姓名:王香莲  黄庭  肖河  吴代赦  张小龙  程胜高  毛绪美
作者单位:1.南昌大学 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2.南昌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3.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3210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8BAB213017);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4107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2312)
摘    要:东北哈尼泥炭沼泽位于长白山西麓和龙岗山脉中段,沉积连续,受人为干扰较小,记录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信息。本研究采用AMS 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剖面年代学框架,并对泥炭柱心磁化率进行测定,分析其古气候意义,结合相关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东北地区14 ka B.P.以来的古气候与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哈尼泥炭磁化率总体偏低,说明在全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哈尼泥炭中的磁性矿物颗粒富集程度较低。哈尼泥炭磁化率记录了区域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信息,较高的磁化率表明气候温暖湿润,较低的磁化率表明气候干燥寒冷。磁化率参数变化响应了全新世多次气候干冷事件,如0.4~0.6 ka B.P.(小冰期)、2.8 ka B.P.、4.3 ka B.P.和8.2 ka B.P.等气候突变事件。哈尼泥炭磁化率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而且呼应了全新世的多起气候突变事件。

关 键 词:哈尼泥炭  磁化率  AMS 14C测年  全新世  古气候变化  
收稿时间:2020-09-29
修稿时间:2021-12-3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