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克拉通内裂陷构造—沉积充填过程及其资源效应——以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系为例
作者姓名:郭露  钟怡江  张述鹏  刘磊  董翼昕  王志伟  王春连
作者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3.中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分室;4.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分室,成都理工大学;5.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质探勘工程分公司;6.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2906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28,42102132);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NSFSC0276,2023NSFSC0804)~~;
摘    要:【目的】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纪构造—沉积分异特征类似于川中绵阳—长宁地区,厘清该区域的沉积体系和沉积充填过程,可为油气及沉积型矿产的勘探提供指导。【方法】以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成因分析,对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剖析跨越裂陷的对比剖面在纵向上的演化和横向上的对比变化,揭示裂陷+盆地的发育特点、沉积体系特征和构造—沉积充填过程。【结果】受裂陷活动控制的张扭性作用影响,半地堑式的断陷盆地,并在裂陷内部发育了深水陆棚和裂陷边缘斜坡的碳酸盐质重力流沉积,显示出明显的分异作用。在陡山沱期和灯影期,分别发育了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重叠的补偿型沉积,以及浅水碳酸盐沉积增厚和深水欠补偿沉积的构造—沉积充填特征。陡山沱时期的深水沉积中心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和页岩气勘探潜力;灯影组时期,上扬子东侧的加积型台地边缘和中扬子西侧缓坡带进积型台地边缘的高能丘滩是油气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并且与裂陷盆地内的烃源岩形成了近源的有利烃储配置。控制裂陷盆地的同沉积断裂为含磷热液上涌提供了通道,而西断东倾的盆地结构则为深海富磷上升洋流沿斜坡带进入鄂西浅水沉积区聚集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地貌条件。【结论】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纪的构造—沉积充填过程受沉积时间、断陷构造活动和碳酸盐工厂的共同控制。断裂控制的台地边缘高能丘滩和盆地内的优质烃源岩形成的有利烃储配置条件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领域。同时,盆地的形成及充填过程为沉积型磷矿的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物质运聚和富集成矿的有利构造—沉积环境条件。

关 键 词:中上扬子  震旦纪  裂陷盆地  充填过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