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生代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地貌分异与黄河形成的控制作用
引用本文:袁宝印, 汤国安, 周力平, 郝青振, 李发源, 陆中臣. 新生代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地貌分异与黄河形成的控制作用[J]. 第四纪研究, 2012, 32(5): 829-838.
作者姓名:袁宝印  汤国安  周力平  郝青振  李发源  陆中臣
作者单位: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②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理系, 北京 100871;;; ④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摘    要:黄土高原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有很大差别,根据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与沉积过程的差异,将黄土高原划分为鄂尔多斯稳定地块、陇西地区和汾渭新生代裂谷3个新生代构造运动分区。新生代构造运动控制黄土高原新生代沉积与侵蚀过程,从而产生明显地貌分异,并可划为3个一级地貌分区: 1)鄂尔多斯黄土地貌区。第四纪黄土覆盖在新近纪红土梁、峁及红土盆地等古地形之上,后被侵蚀,形成复杂多变的黄土地貌景观; 2)陇西黄土地貌区。主体为新近纪红土地貌,上覆少许第四纪黄土,实际为红土地貌区; 3)汾渭裂谷黄土地貌区。裂谷盆地的地貌主体为河流两侧的阶地和台地,其上堆积第四纪黄土,形成不同时期的黄土台塬。鄂尔多斯周边新生代裂谷的出现控制了黄河的发育。新近纪末银呼裂谷与汾渭裂谷进入快速发展期,吕梁山相应隆起; 鄂尔多斯地块西北部也轻微抬升,使古黄河初步形成并流经晋陕峡谷一带,进入三门湖并东流入海。第四纪时期早期,黄河曾长期处于河湖并存期,中更新世末,黄河溯源侵蚀使湖泊消失,并呈现目前的黄河地貌景观。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新构造运动分区   黄土地貌分区   黄河发育史
收稿时间:2011-12-17
修稿时间:2012-04-2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