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模式
引用本文:侯宗林.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模式[J].地质与勘探,1989(7).
作者姓名:侯宗林
作者单位: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
摘    要:矿床位于中国地台北缘,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中.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中及其上部板岩过渡部位.中早元古代,该区产生了区域性深断裂、东西向海槽和坳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大量的金属、挥发份和碱金属由深断裂带带入盆地,又有陆源物质加入,形成高浓度多种金属的“水体”.在中偏碱性、弱还原条件下,Fe、Nb、REE等元素大量沉淀富集成矿.元古代末期,又经区域变形-变质作用.海西期在区域性花岗岩岩浆影响下,形成以钠、氟交代为主的热液蚀变和稀土元素富集.白云部博矿床是以沉积作用为主、多种地质作用叠加的复杂矿床.

关 键 词:铁-铌-稀土矿床  中早元古代沉积矿床  多种地质作用叠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