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三峡的形成:时间、证据及争议
引用本文:杨超群,朱祥峰,王亮,沈传波,李云帅.长江三峡的形成:时间、证据及争议[J].地球科学进展,2024(2):124-139.
作者姓名:杨超群  朱祥峰  王亮  沈传波  李云帅
作者单位: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4.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5.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6.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7.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97215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LED2022B0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编号:2021CFA031)资助~~;
摘    要:长江是亚洲最大的河流系统,其形成演化对东亚地区的地形、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和物质循环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长江三峡位于扬子板块中部,其形成贯通了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水系,被认为是长江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然而,有关三峡的形成却颇具争议,为了厘清长江三峡的形成过程,回溯了关于长江三峡的成因和形成时间的百年争议,并对长江三峡形成机制和过程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发现,由于研究思路、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限制,长江三峡侵蚀时间和下游物源分析结果矛盾,长江三峡东流贯通时间存在较大争议。综合分析认为,长江三峡的形成研究应通过峡谷基岩的侵蚀以及江汉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来共同约束,尤其是通过独居石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等年代学方法以及单颗粒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和全岩同位素分析的联合应用可以为峡谷侵蚀时间和江汉盆地及四川盆地源汇体系建立时间提供更为精确的约束。研究表明,可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和源—汇系统理论,从构造—地貌—气候演化的视角,对后续的长江三峡以及其他大型河流演化进行全流域的系统分析,尤其是可以综合青藏高原等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隆升时间以及沉积盆地演化、盆地沉积物碎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等,共同分析长...

关 键 词:长江三峡  河流演化  形成时间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