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流碳循环模型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刘娇娇,刘军志,宋超,张蔚珍,刘勇勤.河流碳循环模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24(2):111-123.
作者姓名:刘娇娇  刘军志  宋超  张蔚珍  刘勇勤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3.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217113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3JRRA1033)资助~~;
摘    要:河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的“重要管道”和“生物反应器”,深入理解河流碳循环过程并建立河流碳循环模型是估算区域尺度河流碳通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对河流碳循环模型构建与应用的探讨还较为缺乏。通过文献调研对河流碳循环机理和已有模型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首先归纳了河流中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的主要来源及相关迁移转化过程,然后对经验统计和机理过程两大类河流碳循环模型的模拟方法、应用现状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经验统计模型采用统计或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河流碳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模较为简单,但普适性和外推性较差;机理过程模型在陆面模式或水文模型中耦合河流碳循环相关过程,物理性和可靠性较强,但较为复杂。不同模型的侧重点和对河流碳循环过程的表达各不相同,适用场景也不相同。河流碳循环模拟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模型对陆地和水体碳循环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表达普遍不足,无法准确模拟和预测河流碳循环过程的长期变化。今后应加强对河流碳循环过程的观测,提高对陆地和水体碳循环机理的认识,进而完善其在模型中的表达,提高河流碳循环模拟的精度,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关 键 词:陆—水—气交换  碳收支  河流系统  经验统计模型  过程机理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