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陆相湖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
作者姓名:纪友亮  马达德  薛建勤  王鹏  吴颜雄  曾力  金力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3.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136202
基金项目: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General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No.41672098)
摘    要: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新生界干柴沟组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其沉积微相类型,研究了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形成环境和控制因素,并建立了相应沉积模式。该区湖相碳酸盐岩在垂向上与碎屑岩频繁互层,湖相碳酸盐岩包括颗粒灰岩、藻灰岩、泥晶灰岩和混积岩4大类11种,划分出了灰泥坪、颗粒滩、藻丘(礁)、浅湖湾以及(半)深湖泥灰岩相等5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不同碳酸盐岩及其微相时空展布特征,认为其发育主要受控于湖盆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陆源碎屑注入、古气候与古水介质条件、古地貌与古水深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西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湖盆为典型咸化湖盆,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湖平面上升达到峰值。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期,高频湖平面变化形成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频繁互层。在枯水期,盆地坡折处发育碎屑岩滩坝或三角洲前缘沉积;在湖侵期,盆地坡折处发育了鲕粒滩及藻灰岩,盆地洼陷区发育泥灰岩或灰质泥岩。

关 键 词: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收稿时间:2016-11-18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陆相湖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J].古地理学报
[2]、单新,李顺利,石学法,谭程鹏.海峡沉积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22,24(6):1058-1072.
[3]、吴亚生,姜红霞,李莹,虞功亮.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显微结构基本特征*[J].古地理学报,2021,23(2):321-334.
[4]、吴胜和,冯文杰,印森林,喻宸,张可.冲积扇沉积构型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16,18(4):497-512.
[5]、吴因业,李国欣,吴洛菲,徐兆辉,龙国徽,方向,付蕾,张天舒,陶士振.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J].古地理学报,2022,24(4):728-741.
[6]、吴胜和,岳大力,冯文杰,张佳佳,徐振华.碎屑岩沉积构型研究若干进展*[J].古地理学报,2021,23(2):245-262.
[7]、冉宗媛,肖倩,佘振兵,王国庆.北京周口店雾迷山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序列研究*[J].古地理学报,2022,24(4):634-648.
[8]、冉宗媛,肖倩,佘振兵,王国庆.北京周口店雾迷山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序列研究*[J].古地理学报,1999,24(4):634-648.
[9]、李华,何幼斌.深水重力流水道沉积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20,22(1):161-174.
[10]、刘欣,朱世发,杜建军,刘成林,秦祎,张家堂.柴北缘西段侏罗系沉积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7,19(4):595-608.
[11]、吴因业,李国欣,吴洛菲,徐兆辉,龙国徽,方向,付蕾,张天舒,陶士振.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J].古地理学报,1999,24(4):728-741.
[12]、贾进华,张立平,陈秀艳.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西部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J].古地理学报,2018,20(3):423-434.
[13]、林春明,张霞,赵雪培,李鑫,黄舒雅,江凯禧.沉积岩石学的室内研究方法综述*[J].古地理学报,2021,23(2):223-244.
[14]、刘招君,孙平昌.中国陆相盆地油页岩形成环境与成矿机制*[J].古地理学报,2021,23(1):1-17.
[15]、刘招君,孙平昌,柳蓉,孟庆涛,胡菲.中国陆相盆地油页岩成因类型及矿床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6,18(4):525-534.
[16]、纪友亮,刘君龙,王天云,刘大卫,程同冉.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分布模式及编图方法*[J].古地理学报,2016,18(4):615-630.
[17]、何陵沅,鲍志东,覃勤,田作基,茆书巍,宋健,张云逸,邓堃.西太平洋中段沉积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6,18(3):441-456.
[18]、白华青,旷红伟,柳永清,吴峰.德国北部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气候分析*[J].古地理学报,2021,23(2):405-420.
[19]、杜远生,余文超,张亚冠.矿产沉积学:一个新的交叉学科方向*[J].古地理学报,2020,22(4):601-619.
[20]、高华华,何登发,童晓光,温志新,王兆明,何金有.塔里木盆地中奥陶世一间房组沉积时期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6,18(6):986-100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