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与胡修棉的讨论:水流搬运与沉积过程中掺和作用对碎屑颗粒的重要影响
引用本文:苗小龙,杜燕.与胡修棉的讨论:水流搬运与沉积过程中掺和作用对碎屑颗粒的重要影响[J].古地理学报,2017,19(4):648-652.
作者姓名:苗小龙  杜燕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胡修棉教授(2017)发表的学术论文《物源分析的一个误区: 砂粒在河流搬运过程中的变化》,基于Krumbein滚筒实验结果及大量观察数据,发现现代河流的砂粒中不稳定矿物成分、磨圆度及粒径等变化与国内《沉积岩石学》教材相关结论矛盾,应用于物源分析是“以讹传讹”。受其启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作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滚筒实验结果对自然界河流砂的机械搬运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即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颗粒逐渐变细、磨圆度变好,加之河流搬运过程中伴随的化学分解等作用,其中的不稳定成分逐渐变少。但由于掺和作用的存在,河流搬运过程中混合了搬运距离不同的颗粒,其不稳定矿物成分含量、磨圆度和粒径等均会发生变化。国内教材对上述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描述,得到广大沉积学者认可,而胡修棉教授(2017)对此论述不够。此外,胡修棉(2017)单从地理位置上划分搬运距离的长短似乎不妥。河流搬运对颗粒的磨圆度和粒径的改造作用缺乏直接的数据证明,建议利用标定法跟踪观察。

关 键 词:沉积岩石学    河流搬运    掺和作用  
收稿时间:12 March 2017

Discussion with Hu: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mixing action to clastic partic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flowing transportation and sedimentation
Miao Xiaolong,Du Yan.Discussion with Hu: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mixing action to clastic partic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flowing transportation and sedimentation[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7,19(4):648-652.
Authors:Miao Xiaolong  Du Yan
Institution: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Co.,Ltd.,Xi'an 710075,Shaanxi
Abstract:
Keywords:sedimentary petrology  river transportation  mixing action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