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再搬运火山碎屑与相模式
引用本文:沈艳杰,程日辉,于振锋,夏志威,张振.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再搬运火山碎屑与相模式[J].地球科学,2014(2).
作者姓名:沈艳杰  程日辉  于振锋  夏志威  张振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辽盆地断陷火山碎屑的沉积作用及扇堆积几何学”(No.40972074)
摘    要:以松辽盆地东南缘营城组二段两类火山碎屑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火山碎屑粒度特征、碎屑组成和火山碎屑岩相研究.结果显示,火山碎屑搬运除受火山作用激发控制外,还受牵引流、重力流以及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双重机制影响.火山碎屑微观特征、成因分析和岩相分析认为,本区火山碎屑堆积主体为热基浪堆积和热碎屑流堆积,部分为空落堆积.火山碎屑组成特征为晶屑含量多,玻屑和岩屑含量少,且岩屑仅在较粗粒级颗粒组成中存在.研究认为,本区发育的火山碎屑为沉积环境中的再搬运火山碎屑,共识别出4种火山碎屑岩相,河流故道上的热基浪,河流故道上的热碎屑流,冲积平原上的热基浪和空落相.建立了松辽盆地东南缘露头区营城组二段河流-冲积平原沉积环境的再搬运火山碎屑岩相模式.

关 键 词: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碎屑岩  再搬运火山碎屑  相模式  沉积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