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永城煤田城郊矿区褶皱构造的特征及形成机制
引用本文:张祖银,陈传诗.永城煤田城郊矿区褶皱构造的特征及形成机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6,14(5):17-21.
作者姓名:张祖银  陈传诗
作者单位:焦作矿业学院
摘    要:永城煤田城郊矿区位于河南省东部永城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北支南侧,豫淮坳陷的东北部,面积约260km2。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特别是褶皱构造很有特色,它们一般都具有长期发育的历史,是在沉积期坳陷和隆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与通常所谓:的同沉积褶皱不同,是在沉积期正向构造(隆起)的基础上,发展成后期的负向构造(向斜),在沉积期负向构造(坳陷)的基础上,发展成后期的正向构造(背斜),形成所谓的“反向构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煤田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煤田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