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曾从盛,郑彩红,陈渠,欧世芬.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4):24-32.
作者姓名:曾从盛  郑彩红  陈渠  欧世芬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福州,350007;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福州,350007;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2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福州,350007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K类)项目
摘    要:利用福建省1986、1993、2000年的TM影像和2004年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影像,在RS、GPS和GIS技术支持下,结合福建省生态环境特征,选取了斑块面积指标、形状指标、破碎化程度指标、聚散性指标、多样性指标等5类景观生态学指数,研究福建省1986-2004年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福建省湿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1986-2004年各期湿地总面积分别是:1793 793.06 hm2、1 665 966.28 hm2、1609 862.77 hm2、1618760.97 hm2.各景观面积指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灌溉地、河流、河漫滩、沼泽、盐田景观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蓄水区、海水养殖景观面积增大,其他类型波动变化;(2)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优势组分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有所减弱.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4个时期分别为0.668 1、0.737 5、0.816 5、0.830 1,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分别0.3041、0.335 6、0.371 6、0.377 8,斑块面积变异系数由1986年的882.0695%下降到2004年的516.3157%;(3)湿地景观受外界干扰程度加大,破碎化程度加剧;同时,湿地原始形态也受到了较复杂的影响.边缘密度由1986年的5.9981m/hm2上升到2004年的6.6982m/hm2,平均形状指数也从2.1758略微下降到1.9910;(4)各斑块类型和周围相邻斑块类型的空间连接程度进一步降低,湿地景观被分隔态势增强.蔓延度指数下降,4个时期分别为83.3695、81.928 3、79.890 8、79.820 3,斑块结合度从1986年的99.202 9连续降至2004年的98.5459.

关 键 词:湿地  景观  格局演变  福建省
文章编号:1673-7105(2007)04-0024-09
收稿时间:2007-10-08

3S Technology Based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of Wetlands in Fujian Province
ZENG Cong-Sheng,ZHENG Cai-Hong,CHEN Qu,OU Shi-Fen.3S Technology Based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of Wetlands in Fujian Province[J].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7,2(4):24-32.
Authors:ZENG Cong-Sheng  ZHENG Cai-Hong  CHEN Qu  OU Shi-Fen
Institution:1. a.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b. Wetland Research Cent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7, China; 3. Fuzhou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Keywords:wetlands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Fujian provinc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