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渤海湾盆地阳信地区古近纪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郭华,夏斌,王润红,王茜,王建军.渤海湾盆地阳信地区古近纪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2006,35(3):227-239.
作者姓名:郭华  夏斌  王润红  王茜  王建军
作者单位: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4.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加拿大,魁北克,H3C3A7
5.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117)
摘    要:采用主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和分析方法,阐明了阳信地区古近纪玄武岩地球化学和源区特征,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认为,阳信地区古近纪玄武岩为钾质碱性橄榄玄武岩;呈轻稀土富集型分布模式,无Eu异常,稀土总量较低,始新世玄武岩∑REE=97.8~115μg/g,渐新世玄武岩∑REE=143~147μg/g,并且渐新世比始新世玄武岩的轻稀土(LREE)更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蛛网图显示负斜率较大的右倾曲线,始新世玄武岩具有Ba、K、Sr元素富集和U-Th、Ta、Hf亏损的特征,并显示出不完全类似于OIB型的分布模式,但渐新世玄武岩则具有不同程度Ba、Nb-Ta、Sr元素富集和U-Th、Hf元素亏损的特征,蛛网图具有典型的OIB型分布模式;Sr-Nd-Pb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表明阳信地区古近纪玄武岩源区主要来自对流软流圈地幔,但始新世玄武岩还遭受了一定程度的EMⅠ和EMⅡ富集地幔的混染。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认为,阳信地区古近纪玄武岩产出于板内构造环境,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始新世太平洋板块以俯冲作用为主,诱发了区域近南北向伸展构造事件,并形成具有EMⅠ富集地幔混染特征的玄武岩;渐新世太平洋板块以俯冲后撤作用为主,致使NW-SE向陆内扩张而形成一系列大型陆内伸展盆地,以及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玄武岩。

关 键 词:玄武岩  地球化学  地幔  板块俯冲  古近纪  阳信地区  渤海湾盆地
文章编号:0379-1726(2006)03-0227-13
修稿时间:2005年6月13日

Geochemistry and geo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Eogene basalts in Yangxin Area, Bohai Bay basin
GUO Hua,XIA Bin,WANG Run-hong,WANG Qian,WANG Jian-jun.Geochemistry and geo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Eogene basalts in Yangxin Area, Bohai Bay basin[J].Geochimica,2006,35(3):227-239.
Authors:GUO Hua  XIA Bin  WANG Run-hong  WANG Qian  WANG Jian-jun
Abstract:
Keywords:basalts  geochemistry  mantle  plate subduction  Eogene  Yangxin area  Bohai Bay basi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