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天山阿特奥依纳克河流域冰川沉积序列
作者姓名:赵井东  刘时银  何元庆  邓晓峰  上官冬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徐州,221116;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摘    要:阿特奥依纳克河位于我国天山的最西段,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的南麓。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旋回中,该处留下了形态较为完整的6套冰川沉积。应用ESR测年技术 (辅以OSL测年技术) 对冰碛物及其相应的冰水沉积物进行了定年,测得6套冰碛年龄分别为7.3±0.8ka BP (OSL,冰水沙);12.3±1.2ka BP (OSL) 与15~29ka BP;46~54ka BP;56~65ka BP;155.8±15.6ka BP与234.8±23.5ka BP;453.0±45.3ka BP,测年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新冰期、海洋同位素阶段(MIS)2、3b、4、6、12。第三套冰碛测年结果表明该处MIS3b冰进规模较大,其规模基本上与末次盛冰期 (MIS2) 的规模相当。此处最老冰碛测年结果与我国中段天山乌鲁木齐河源高望峰冰碛的测年结果 (459.7±46ka BP与477.1ka BP) 遥相呼应,老冰碛的年龄显示我国天山西段与中段至少于MIS12进入了冰冻圈,开始发育冰川。

关 键 词:ESR测年  末次盛冰期  冰川沉积  海洋同位素阶段  天山
收稿时间:2005-07-05
修稿时间:2006-02-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