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碳酸盐岩红土植硅体记录的指示意义
作者姓名:农日正  李仁成  董松声  何伟松  黄春玲  赵胜利  何玲玉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200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jjAA50048)
摘    要:选取广西桂林市雁山碳酸盐岩红土剖面,对红土中的植硅体类型、分布及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1)表土植硅体形态多样、含量丰富,含量从剖面表层向下迅速减少,20cm及其以下植硅体含量极少或没有;(2)除了0~0.1m内有植硅体富集外,其他深度再也没有发现新的植硅体富集层;(3)受淋滤和生物扰动作用影响,植硅体可能出现向下10~20cm的运移,但运移对其形态和大小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植硅体形态组合受运移影响不大,能够很好地反映上覆植被的组成和所处地区的气候总体特征;(4)研究区植硅体富集于红土表层,且为剖面中的唯一富集层,是红土形成过程植硅体运移的反映,支持了红土的碳酸盐岩风化成因;(5)植硅体运移选择性不明显的特点,为利用碳酸盐岩红土植硅体客观分析和重建古环境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红土   风化成因   植硅体   古环境
收稿时间:2012-09-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