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柳江致洪暴雨及其影响系统统计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贾显锋,丁治英,刘国忠.柳江致洪暴雨及其影响系统统计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2007,28(A01):40-43.
作者姓名:贾显锋  丁治英  刘国忠
作者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44 [2]广西柳州市气象局,广西柳州545001 [3]广西百色市气象局,广西百色533000
摘    要:通过对柳江流域历年25个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柳江流域致洪暴雨主要发生于6~7月,20世纪90年代后柳江致洪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柳江东北部流域和西部流域是柳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分析还发现柳江致洪暴雨韵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槽(南支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地面静止锋、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等6种,可分为低槽切变类、低涡切变类和低空急流切变类三种类型。

关 键 词:柳江流域  致洪暴雨  统计  洪涝  面雨量  影响天气系统
文章编号:1673-8411(2007)增刊I-0040-0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