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DNA条形码研究浙江沿海牡蛎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王航俊,吕宝强,黄丹,姚炜民.基于DNA条形码研究浙江沿海牡蛎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9,38(3):365-372.
作者姓名:王航俊  吕宝强  黄丹  姚炜民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 温州 325000,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 温州 325001,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 温州 325002,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 温州 325003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港湾及产业集聚区潮间带生态专项调查资助项目(浙海渔计[2015]67)
摘    要: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基于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和核基因28S核糖体RNA(28S rRNA)序列鉴定牡蛎种类,研究牡蛎在浙江沿海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在浙江沿海的7个采样海域共采集550个牡蛎样品,抽取其中232个牡蛎样品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COI基因和28S rRNA基因的鉴定,共检测出3属10种牡蛎。巨牡蛎属(Crassostrea) 5种分别为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 127个、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 64个、日本巨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 4个、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 1个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1个;牡蛎属(Ostrea) 2种分别为疏纹牡蛎(Ostrea circumpicta) 4个和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 2个;小蛎属(Saccostrea) 3种分别为棘刺牡蛎(Saccostrea kegaki) 20个、多刺牡蛎(Saccostrea echinata) 8个和小蛎属未定种(Saccostrea sp.) 1个。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沿海的牡蛎种类多样性高,并且在南北纵向和离岸远近水平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熊本牡蛎和福建牡蛎为浙江沿海牡蛎的优势种。

关 键 词:海洋生物学  牡蛎  DNA条形码  多样性  浙江

Specie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oysters in coastal Zhejiang based on DNA barcoding
Abstract:
Keywords:marine biology  oyster  DNA barcoding  diversity  Zhejia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