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新方法
作者姓名:曾治平  刘震  马骥  张春磊  李静  刘振  孙鲁宁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257015;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北京,100085;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地质力学与工程研究所,山东 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41)
摘    要:岩石可压性评价是储层压裂改造层位优选、压后产能评估的重要基础工作。准中4区块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亟需通过压裂改造提高工业产能。因此,以董2井北三维区侏罗系致密砂岩为例,基于岩石三轴实验建立了致密砂岩断裂能密度—弹性模量的拟合公式,采用矿物成分法和弹模-泊松比法确定了研究区不同深度岩石脆性指数,采用岩石破裂准则确定了研究区不同深度的裂缝发育指数。以断裂能密度表征致密砂岩断裂韧性,以裂缝发育指数表征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综合考虑岩石脆性、断裂韧性、地应力环境和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因素权重,建立了适合深层致密砂岩的可压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压裂性指数大于0.55时,可压性好;可压裂性指数介于0.50~0.55之间时,可压性一般;可压裂性指数小于0.50时,可压性差;研究区D7井的最佳压裂层位为4145~4160 m、4470~4480 m、5290~5330 m,D8井的最佳压裂层位为5120~5330 m、5350~5365 m,D701井的最佳压裂层位为3900~3910 m、4430~4440 m、4455~4465 m、5125~5135 m。 

关 键 词:致密砂岩  可压裂性  可压裂性指数  岩石脆性  断裂韧性  天然裂缝
收稿时间:2018-09-14
修稿时间:2018-12-15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