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形态的响应及其昼夜变化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袁帅,张金梦,徐志刚,唐歌实,王驰,陈吉科.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形态的响应及其昼夜变化研究北大核心CSCD[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5):40-46.
作者姓名:袁帅  张金梦  徐志刚  唐歌实  王驰  陈吉科
作者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210044;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资源与环境学院211200;3.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364012;4.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2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1013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61885);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2021Y0038);新罗区奇迈科技创新基金项目(XLQM004);上杭县奇迈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0SHQM14)。
摘    要:城市建筑三维形态通过改变空气流动和地表能量过程影响城市地表热环境的时空格局。然而,当前多数研究集中于探讨城市建筑二维形态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导致城市建筑二维及三维形态对地表热环境的联合影响机制及其昼夜差异尚不明确。该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多源遥感融合数据量化城市建筑二维和三维形态,并采用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探究昼夜地表温度对建筑二维和三维形态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建筑二维和三维形态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具有空间尺度依赖性,对南京市建筑形态与昼夜地表温度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最佳空间尺度为450 m;白天地表温度空间变异主要受建筑二维形态影响,而夜间地表温度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为建筑三维形态;从城市建筑二维和三维形态关键指标对地表温度的边际效应发现,不同建筑形态指标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模式不同,且具有昼夜差异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从三维视角深化城市建筑对热岛效应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 键 词:地表温度  景观格局  建筑三维形态  梯度提升回归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