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中-新生代红盆与热液铀矿时空双重叠及其动力学探讨
引用本文:胡志华,林锦荣,陈柏林,陶意,王勇剑.华南中-新生代红盆与热液铀矿时空双重叠及其动力学探讨[J].铀矿地质,2022(2):221-237.
作者姓名:胡志华  林锦荣  陈柏林  陶意  王勇剑
作者单位: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3.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573051)联合资助;
摘    要:华南中-新生代红盆与热液铀矿具有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中-新生代红盆的空间分布、沉积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时代和演化特征的总结,研究了红盆与热液铀矿的空间、时间和成因联系,探讨了两者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认为,华南中-新生代红盆演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断陷沉积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抬升剥蚀阶段、晚白垩世早期断陷沉积阶段、晚白垩世中期抬升剥蚀阶段和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坳陷沉积阶段、古近纪末萎缩封闭阶段;红盆与热液铀矿具有时空双重叠特征,两者在空间上共(伴)生、时间上重叠,其中3个拉张下陷沉积阶段与热液铀成矿3个主成矿期高度重合;两者都受区域控盆断裂带控制,都是在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红盆参与了热液铀成矿作用,控盆深断裂带成为深部高温还原性含铀热液向上运移、浅部红层含铀淋滤流体向下运移的通道,两种流体在断裂带中混合,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过程中,铀析出、富集成矿;两者是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作用于浅部地壳的两种地质作用形式,其共同的动力学机制为:受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变化的影响,地幔对流重建-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填充,致使华南陆块发生岩石圈减薄事件。

关 键 词:中-新生代红盆  热液铀矿  时空双重叠  动力学机制  华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