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五河南沱组形成的氧化还原环境:地球化学与矿物学证据
引用本文:冯永,顾尚义,吴忠银,沈洪娟,赵思凡.贵州五河南沱组形成的氧化还原环境:地球化学与矿物学证据[J].矿物学报,2021,41(1):33-44.
作者姓名:冯永  顾尚义  吴忠银  沈洪娟  赵思凡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贵阳550000;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新元古代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这一时期生物演化的重要原因,海相沉积物记录的各种地球化学信息是研究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主要方式.南沱冰期由于缺乏含铁建造等化学沉积岩及黑色页岩,极大地制约了对这一时期氧化还原环境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贵州剑河五河剖面南沱组红色富铁杂砾岩开展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杂砾岩中Si、Al、Fe含量与大陆上地壳组成类似,但Ca、Na、Mg显示显著的亏损特征,反映冰期大陆的氧化风化作用.杂砾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和U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富集,其协变趋势指示了铁、锰氧化物在氧化还原分层的海水中的穿梭作用.杂砾岩的红色色调是其中赤铁矿的富集所致,红色富铁杂砾岩在南沱组中的不规则分布表明赤铁矿是同冰期海水中亚铁离子氧化后,经后期脱水形成.该剖面南沱组中流水波痕构造、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和U的富集特征和红色杂砾岩中赤铁矿的形成,反映华南地区南沱冰期极端缺氧的还原环境.

关 键 词:南沱冰期  红色杂砾岩  氧化还原环境  赤铁矿  形成机制

Oceanic redox condition of the Nantuo Formation at the Wuhe profile,Guizhou Province: Evidences from its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ogy
FENG Yong,GU Shang-yi,WU Zhong-yin,SHEN Hong-juan,ZHAO Si-fan.Oceanic redox condition of the Nantuo Formation at the Wuhe profile,Guizhou Province: Evidences from its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ogy[J].Acta Mineralogica Sinica,2021,41(1):33-44.
Authors:FENG Yong  GU Shang-yi  WU Zhong-yin  SHEN Hong-juan  ZHAO Si-f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