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副高西侧四川盆地两次极端暴雨过程分析
引用本文:肖递祥,杨康权,徐栋夫,等. 副高西侧四川盆地两次极端暴雨过程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 0(4): 10-18
作者姓名:肖递祥  杨康权  徐栋夫  
作者单位:;1.四川省气象台;2.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台;3.四川省内江市气象台
摘    要:本文利用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7月8~11日和7月17~19日四川盆地出现的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中尺度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水汽条件异常特征、地面能量和水汽压的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500h Pa为东高西低的形势下,暴雨落区位于低层低涡右侧、偏南气流左侧,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2)副高外围偏南风持续向四川盆地上空输送暖湿气流,形成高能、高湿和层结不稳定的有利环境条件,500h Pa高原低值系统东移诱发低层正涡度辐合,造成对流强烈发展,是两次过程的共同特征,副高、低层低涡和辐合区位置、盆地内能量和水汽条件分布的差异是导致两次过程暴雨落区不同的主要原因。(3)两次过程都存在明显的水汽条件异常特征,其中降雨极端性更强的"7.8-11"过程标准化距平更大。(4)初始对流主要出现在地面水汽压的24h显著增量区域和地面能量锋偏低能区一侧,强降雨开始后,地面水汽压的演变趋势对降雨强度和强降雨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 键 词:极端暴雨  副高  物理量  自动站资料  四川盆地

Analysis of Two Extreme Heavy Rain Processes at the Edge of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 Sichuan Basin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