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班公湖地区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的成因
摘    要:班公湖地区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位于藏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呈透镜状产出于侏罗系地层中,岩石已完全蚀变为蛇纹岩,恢复其原岩为方辉橄榄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相对于原始地幔,该类超基性岩富w(MgO)(40.96%~42.82%),贫w(Al_2O_3)(0.19%~1.76%)、w(CaO)(0.11%~0.38%)和TiO_2(0.02%~0.06%);稀土元素总量低(0.238×10-6~2.044×10-6),远低于原始地幔值,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U型;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Y;岩石的锆石年龄为太古代(2 479 Ma±31 Ma)。以上特征表明其为残余地幔橄榄岩成因。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中的镍硫化物呈似球状分布于蛇纹石中,主要为镍黄铁矿,偶见与镍黄铁矿共生的赫硫镍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镍黄铁矿中w(Ni)为36.77%~42.62%,w(Fe)为18.83%~28.84%,w(S)为31.34%~38.3%。赫硫镍矿中w(Fe)为0.91%~13.36%,w(Ni)为60.5%~70.08%,w(S)为25.25%~27.23%。赫硫铁矿Fe含量高(除两件样品外均2%mol),且与镍黄铁矿的接触边界平直。结合前人的实验资料,认为Fe-Ni硫化物形成于高温阶段(300℃),为贫S的地幔Fe-Ni-S熔体捕虏体成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