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西江浪穹窿甲坝岩组角闪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摘    要:江浪穹窿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其间的甲坝岩组发育一套顺层产出的角闪岩,主要由角闪石(80%~85%)、斜长石(10%~15%)与少量石英(3%)组成。为查明角闪岩的原岩性质、成岩时代及构造背景,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主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1)角闪岩w(SiO_2)介于48.10%~54.44%,具有较高的Al_2O_3(平均13.82%)、Fe_2O_3~T(平均10.56%)、MgO(平均8.07%)、CaO(平均9.09%)含量;(2)轻、重稀土元素具中等程度分异((La/Yb)N平均3.57),无明显Ce异常与Eu异常;(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和Sr),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P,Zr,Hf和Ti),多数微量元素含量与N-MORB相当。原岩恢复及构造背景判别显示,角闪岩原岩可能是弧后盆地玄武岩。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角闪岩中锆石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及较高的Th/U值(平均0.51),应属岩浆成因;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为2 385Ma及2 211 Ma两组,前者应为捕获锆石的年龄,后者可以代表原岩结晶年龄。这一结果暗示,至少有部分甲坝岩组地层形成于古元古代。综合分析,江浪穹窿很可能发育古元古代基底,且部分地层时代亟待重新厘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