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藏冈底斯带西段狮泉河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付文春, 康志强, 潘会彬. 2014: 西藏冈底斯带西段狮泉河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地质通报, 33(6): 850-859.
作者姓名:付文春  康志强  潘会彬
作者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3.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 Research (TIGeR), Curtin University, Perth, WA 6845, Australi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0301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GXNSFBA053132);广西八桂学者项目;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资助项目(编号:KH2011ZD002)
摘    要:林子宗群火山岩广泛发育在冈底斯带的南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的火山响应,对冈底斯带南缘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迄今对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冈底斯带的中东部,未见有冈底斯带西部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的研究报道。对冈底斯带西部狮泉河地区的林子宗群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年波组主要包括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与流纹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帕那组火山岩主要为流纹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Sr、Ba等,与冈底斯带中东部林子宗群火山岩一致,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此外,帕那组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3.9±0.5Ma,比冈底斯带中东部帕那组形成时代更早。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具有西早东晚的特点。

关 键 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  年波组  帕那组  林子宗群火山岩  冈底斯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引证文献(本文共被引3次):
[1]、董国臣,莫宣学,赵志丹,朱弟成.大陆碰撞过程的火山岩响应:以西藏林周林子宗火山岩为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1,41(2):332-339.
[2]、陈兰朴,黄泽森,江巴多吉,达瓦次仁,塔尔杰.西藏神公地区典中组火成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通报,2019,38(7):1127-1135.
[3]、董铭淳,赵志丹,朱弟成,刘栋,董国臣,莫宣学,胡兆初,刘勇胜,邹子昊.西藏林周盆地中酸性脉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J].岩石学报,2015,31(5):1268-1284.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