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京平原区西北部大地热流与深部地温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雷晓东, 胡圣标, 李娟, 姜光政, 杨全合, 李巧灵. 2018. 北京平原区西北部大地热流与深部地温分布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61(9): 3735-3748, doi: 10.6038/cjg2018L0750
作者姓名:雷晓东  胡圣标  李娟  姜光政  杨全合  李巧灵
作者单位:1.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北京 100120;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3. 北京市地热研究院, 北京 102218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33901),昌平新城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TC1408CBF),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主要活动断裂地球物理探测项目(121201104000150012)联合资助.
摘    要:

北京平原区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其西北部分布着小汤山地热田和京西北地热田,两大地热田以南口—孙河断裂带为界.地热田及其外围地区基础的地热地质研究工作较少.为给地热学研究和地热资源精细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前人23眼钻孔的温度测量数据以及近期完成的548件热导率和100件放射性生热率实测数据,研究了区域大地热流和0~4 km深部地温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现今地温梯度为11.31~94.89℃·km-1,平均值为31.79℃·km-1;岩石热导率为0.895~5.111 W·(m·K)-1,放射性生热率为0.
257~2.305 μW·m-3,大地热流为48.1~99.1 mW·m-2,平均值为68.3 mW·m-2,热流的分布受基底形态和断裂构造控制.研究区东部南口—孙河断裂带两侧小汤山和郑各庄地区为高热流异常区,中部马池口地区也存在局部高热流异常区.(2)在南口—孙河断裂带的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差异明显,体现出区域现今地温场不只受控于该活动断裂,更是多期次构造事件复合叠加的结果.(3)南口—孙河断裂带南侧存在两处有意义的较高地温异常区,分别为郑各庄异常区和马池口异常区,其中马池口异常区是未来地热开发利用有一定潜力的地区.




关 键 词:热流   地温梯度   热导率   生热率   南口-孙河断裂   北京
收稿时间:2017-11-30
修稿时间:2018-04-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