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运动学特征
引用本文:姜建平.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运动学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28(4): 57-64. doi: 10.3724/SP.J.1140.2008.03057
作者姓名:姜建平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 渤海石油研究院, 塘沽 300452
摘    要:营口-潍坊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对渤海湾盆地东部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依据大量实际地震资料,从剖面上识别出了花状构造、丝带效应、反转构造等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时期走滑活动的标志,在平面上识别出了4种组合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拉分盆地走滑量计算的理论模型,对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时期的走滑位移量进行了初步估算,认为营口-潍坊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具右旋走滑活动特征,其主要走滑活动表现为3期,分别为始新世早期、渐新世早中期和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新生代累计右旋走滑位移量约为10~20km。

关 键 词:构造样式  走滑时期  走滑位移  新生代  营潍断裂带
收稿时间:2008-02-10
修稿时间:2008-03-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