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陆区干热岩勘探靶区优选:来自国内外干热岩系统成因机制的启示
引用本文:饶松, 黄顺德, 胡圣标, 高腾, 2023. 中国陆区干热岩勘探靶区优选:来自国内外干热岩系统成因机制的启示. 地球科学, 48(3): 857-877. doi: 10.3799/dqkx.2022.351
作者姓名:饶松  黄顺德  胡圣标  高腾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100;;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10,42074096);
摘    要:
干热岩是指地下高温但由于低孔隙度和渗透率而缺少流体的岩石(体),储存于干热岩中的热量需要通过人工压裂形成增强地热系统(EGS)才能得以开采,赋存于干热岩中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的地热能被称为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它是人类未来的重要替代新能源之一.干热岩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50年的不断发展,干热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巨资进行干热岩勘查、评价和开发实验,并且初步形成了商业开发的成功范例.实践表明,干热岩地热资源是深层地热能的一部分,往往与高温水热系统共热源且存在共生关系,但其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应倡导“深层地热能”和“广义EGS”概念,即按照EGS技术着眼深层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能整体开发.为了克服诱发地震等环境安全问题,干热岩压裂造储技术研发方向正在从“刚性造储”向“柔性造储”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分别在青海、西藏、四川、福建、广东、湖南、黑龙江、海南等高热流区域进行了干热岩地质勘查,并在青海共和、山东利津、广东惠州、四川康定、冀东马头营和琼北等地相继开展了干热岩初步钻探,但仅在青海共和的干热岩勘探与开发实验中取得突破.综合考虑全球高温地热带分布和中国陆区板块构造背景、现今大地热流分布格局、岩石圈热结构、Moho面深度及壳内热源、新生代火山活动、温泉分布、深大断裂分布与活动性,以及现有干热岩勘查结果,认为当前中国陆区最具前景的干热岩勘探靶区为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区、海南岛及雷州半岛和滇藏川地区——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此外,高热背景条件下的中厚层碳酸盐岩应作为深层地热能开采的重点目标储层.


关 键 词:干热岩   增强地热系统   成因机制   地热能   中国陆区
收稿时间:2022-04-24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