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帝汶海30ka以来的表层水和温跃层水温度变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引用本文:庞晓雷,丁旋.东帝汶海30ka以来的表层水和温跃层水温度变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2):117-124.
作者姓名:庞晓雷  丁旋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6);“全球变化与海汽相互作用”专项(GASI-03-04-01-03)
摘    要:研究了钻取于东帝汶海印尼穿越流出口处MD98-2172岩心沉积物,分析了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温跃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Mg/Ca值,重建了30kaBP以来东帝汶海区的表层水温度和温跃层水温度。结果显示东帝汶海区末次冰盛期以来表层水温度距早全新世的最大温差约为4.2℃;冰消期间表层水温度有两次显著的降温事件,可分别与新仙女木事件和海因里希事件1对应;约15kaBP以来帝汶海表层水温度与南极大气温度记录同相位变化,说明热带海区与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有着紧密联系。末次冰盛期以来温跃层水温度距早全新世的最大温差约为4℃;全新世温跃层水温度呈现出波动降低的过程,最大降温幅度约3℃;表层水温度和次表层水温度差值在全新世逐渐增加,指示了温跃层深度的持续变浅,这一变化可能与海平面上升、季风活动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影响的印度尼西亚穿越流次表层流增强有关。

关 键 词:表层水温度  温跃层水温度  印度尼西亚穿越流  印度-太平洋暖池  ENSO  东帝汶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