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引用本文:王雨,林茂,杨清良,林更铭.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种群的组成与分布[J].海洋通报,2012,31(4):426-432.
作者姓名:王雨  林茂  杨清良  林更铭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ZC-域-0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64, 200905009-3);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09130);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基金(海三科2009031)。
摘    要:分别对1996年5月和1997年7月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51个采样站位的87份网采浮游植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束毛藻种群的物种构成和丰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动力条件、温盐、营养盐及其他元素对束毛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的束毛藻种群由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组成,前者分布最为普遍,检出率100%,丰度最大.1996年5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44.55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1%,在吕宋海峡密集,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态势.1997年7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152.72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9%,除吕宋海峡外,台湾东北部海域为次高值区,总体呈现西南高,中部和东部低的分布态势.较之邻近海区结果,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的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高于太平洋赤道热带海域、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东海产卵场,低于台湾海峡西侧20 m 以浅和东海低氧区.在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的丰度分布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黑潮流向所决定,高温高盐的黑潮水系利于束毛藻的增殖,束毛藻的丰度分布与 Fe、P 等化学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寻找证据.

关 键 词:束毛藻种群  物种组成  分布  台湾岛以东海域  黑潮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