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引用本文:吴富村,阙华勇,张国范.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海洋科学,2020,44(8):56-68.
作者姓名:吴富村  阙华勇  张国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790);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XDHZ09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9)
摘    要: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我国原产贝类之一,自然分布于我国辽东和山东半岛等黄渤海海区,自古被誉为海珍之冠。我国皱纹盘鲍的资源调查、增养殖相关研究始于1958年,20世纪70年代突破了人工繁育技术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工种苗的试验性底播及人工养殖。鲍野生资源随着过度采捕而急剧下降,我国开始通过底播增养殖工作以恢复皱纹盘鲍的生物资源,其中底播养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物资源恢复与增殖未能取得理想效果。20世纪90年代皱纹盘鲍杂交技术获得突破并产业化应用,推动了我国鲍养殖产业南移,目前福建养殖鲍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2.7%,而北方海区底播增养殖产业受养殖周期、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冲击,以及底播越冬期间高死亡率等问题制约,已严重萎缩。自2009年起,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相关研发及产业单位合作建立皱纹盘鲍底播型海洋牧场技术研发的产学研平台,进而于2013年提出并实施了“北鲍北养”产业计划。通过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及示范,部分地区的底播皱纹盘鲍已进入商业性收获等显著进展。本文针对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产业中亟需解决问题、发展目标、可实现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开展讨论,以期为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原种保护、资源增殖提供借鉴。

关 键 词:皱纹盘鲍  底播增养殖  可实施途径  发展趋势
收稿时间:2020/3/25 0:00:00
修稿时间:2020/4/26 0:00:00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acific abalone seed release and sea ranching in China
WU Fu-cun,QUE Hua-yong,ZHANG Guo-fan.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acific abalone seed release and sea ranching in China[J].Marine Sciences,2020,44(8):56-68.
Authors:WU Fu-cun  QUE Hua-yong  ZHANG Guo-fan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Laboratory for Marine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Pilot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Qingdao 266237, China;Center for Ocean Mega-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00,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Laboratory for Marine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Pilot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Qingdao 266237, China;Center for Ocean Mega-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00, China;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Mariculture,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Pacific abalone  sea ranching (bottom culture)  achievable approaches  development tren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