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肃公婆泉铜矿区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式
引用本文:宋慈安,王德润,等.甘肃公婆泉铜矿区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式[J].地质地球化学,2002,30(2):40-45.
作者姓名:宋慈安  王德润
作者单位:[1]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对比研究以婆泉铜矿生物地球化学异常与原生异常后发现:产生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元素通常是那些在原生异常中强度高且浓度系数较大的元素,植物本身对元素的生理吸收特性对元素异常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二者异常组合分带的共同特点是在矿化中心都存在Cu、(Pb)、Au、Ag异常,向外都存在Ba、B、As、(Sb)异常,最外带则都有Ti、V等异常。比较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铜矿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前者元素的种类多,且内带出现原生晕的中下部或尾晕元素Sn、W等,反映其为浅偏中等剥蚀;后者元素的种类少,内带未出现中下部或尾晕元素,反映其为浅剥蚀。建立的铜矿床(体)生物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式能为定位预测戈壁覆盖层下的隐伏矿床(体)并推断其剥蚀程度和矿体规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预测模式  铜矿床  甘肃  剥蚀程度  原生异常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