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过程中青藏高原及周边上对流层水汽的分布和传输特征
引用本文:唐南军, 任荣彩, 祝传栋, 等. 2024.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过程中青藏高原及周边上对流层水汽的分布和传输特征[J]. 大气科学, 48(3): 967−986.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207.22066
作者姓名:唐南军  任荣彩  祝传栋  吴国雄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2.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8;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44;4.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武汉 430205;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6.福建省气象台, 福州 35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37311、42075052、42105039,福建省气象局海洋气象灾害机理与预报技术重点创新团队
摘    要:
夏季南亚高压的“双模态”分布对应着其中心位置在10~20天准双周时间尺度上的东—西振荡,对青藏高原及周边上对流层的水汽分布和传输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夏季7~8月逐日的ERAI再分析资料,通过基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指数的位相合成分析发现,当南亚高压呈青藏高原模态时,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地区上对流层水汽含量异常偏高(低),伊朗高原模态时则相反;伴随南亚高压中心位置由青藏高原向西移至伊朗高原上空,上对流层水汽含量正异常中心亦自青藏高原东侧向西逐渐传播到伊朗高原以西地区。进一步诊断表明,除了在青藏高原北侧和南侧水汽经向绝热输送异常有抵消作用外,两高原地区上对流层水汽倾向异常主要由水汽纬向绝热输送异常及其辐合辐散异常所贡献,而青藏高原地区对流活动引起的垂直非绝热输送异常在上对流层则主要与剩余项(水汽的凝结和蒸发)相抵消。
因此,青藏高原(伊朗高原)上对流层为水汽含量正异常时对应着青藏高原上空的对流活动异常偏弱(强)。而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和上对流层水汽含量正异常中心自青藏高原向伊朗高原移动的过程,对应着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活动异常和垂直向上的水汽非绝热输送异常不断增强,同时上对流层水汽凝结异常也不断增强。此外,南亚高压向西移动过程中,上对流层水汽绝热辐合(辐散)异常主要发生在其西(东)侧,这是造成水汽含量异常中心纬向传播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  青藏高原周边  上对流层水汽  分布与传输
收稿时间:2022-04-15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