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丹江口水库下游分汊河道河床演变特点及机理
引用本文:章广越, 谈广鸣, 张为, 尹志, 王静雯. 冲刷及整治工程叠加作用下武汉河段滩槽调整特征与成因[J]. 水科学进展, 2024, 35(4): 629-64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4.04.010
作者姓名:章广越  谈广鸣  张为  尹志  王静雯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2;2.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湖北 武汉 430014;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50003;4.水利部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340217;51779184)
摘    要: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 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 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 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 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 ①武汉河段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全河槽冲刷量的90.4%, 断面趋向窄深化, 河相系数减小。
不同江心洲及汊道冲淤出现差异性调整, 2001—2021年, 铁板洲和白沙洲洲体面积分别减少了63.1%和61.5%, 潜洲和天兴洲洲体面积分别增大了212.3%和14.5%;2013年后, 铁板洲左右汊均冲, 天兴洲汊道左淤右冲。②来沙量锐减, 河床以0.125 mm≤d<0.25 mm的细沙居多, 抗冲性较弱, 是冲刷加剧的先决条件; 三峡水库的削峰补枯作用加剧了枯水倾向汊河的冲刷幅度; 整治工程改变了滩槽冲淤的横向分布, 是江心洲差异性调整的主导因素, 也是天兴洲保持左淤右冲的重要原因。③三峡水库蓄水前, 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强; 三峡水库蓄水后, 来沙减少和中水期时间延长导致洲滩冲刷萎缩, 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变弱; 整治工程实施后, 工程保持了心滩稳定且其缓流滞沙效应提高了抗冲性, 心滩淤长的同时限制了边滩发育, 叠加来沙进一步减少, 边滩之间、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进一步变弱, 边滩与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再次增强。




关 键 词:滩槽调整  水沙变化  整治工程  洲滩联动  武汉河段  三峡水库
收稿时间:2024-03-14
点击此处可从《水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