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震例的前兆统计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蒋海昆,苗青壮,吴琼,宋金.基于震例的前兆统计特征分析[J].地震学报,2009,31(3):245-259.
作者姓名:蒋海昆  苗青壮  吴琼  宋金
作者单位:中国北京100045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中国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摘    要:依据《中国震例》(1966——1999收录的185次震例的2500多条地震活动及前兆异常资料,研究了各学科平均异常数量、空间分布范围、异常时间等统计特征及其与主震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地震学、形变、流体异常数量相对较多,且平均异常数量随震级增大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前兆平均异常数量随震级的增加尤其明显.从地震学各方法来看,频次、空区、b值、条带等方法提供的异常数占总异常数量的1/2.前兆异常分布范围数倍于地震破裂尺度,形变、流体异常平均震中距随主震震级大体上呈线性增加.各类异常出现时间与未来主震震级定性正相关,即地震越大,出现的时间越早.研究结果还显示,当目标震级不高时(例如5——6级地震),现有预测方法及手段可能不足以提供年时间尺度的地震预测依据.同时,流体和电磁等前兆学科在3年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甚至是在年度预测研究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可能也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大.本文较多震例的平均统计结果显示,随主震的临近,前兆异常空间分布向震中附近集中、收缩,同时异常数量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始于年尺度的中短期阶段而非更短时间的临震,同时本文亦未能够检测到前兆异常空间分布向外围明显的扩散过程.最后对《中国震例》前兆异常选取范围的合理性及对本文统计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 键 词:中国震例    平均异常数量    平均异常震中距    平均异常时间

Analysis on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precursor based on earthquake cases in China mainland
Jiang Haikun,Miao Qingzhuang,Wu Qiong,Song Jin.Analysis on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precursor based on earthquake cases in China mainland[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2009,31(3):245-259.
Authors:Jiang Haikun  Miao Qingzhuang  Wu Qiong  Song Jin
Abstract:
Keywords:earthquake cases in China  average number of precursors  average distance of precursors from the mainshock  average duration of precursors before the mainshock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