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引用本文:刘俊, 李文昌, 周清, 王保弟, 巴桑多吉, 杨富成, 杨后斌. 2022. 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42(1): 88-104.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2.01004
作者姓名:刘俊  李文昌  周清  王保弟  巴桑多吉  杨富成  杨后斌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81;;;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3.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 100083;;; 4.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西藏 拉萨 850000;;; 5.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2055314);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项目(2017001);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杰出科学家项目(川万人第023号);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8JY0175)
摘    要: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简称类-左带)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内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其整体的研究较为薄弱、零散。本文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按照成矿时代、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及成矿元素组合将带内矿床划分为了6个成矿系列,包括:(1)印支期晶质石墨矿系列;(2)印支期蛇绿岩相关风化淋滤型菱镁矿系列;(3)印支期沉积-改造型Fe-Cu多金属系列;(4)燕山期与中酸性岩浆岩相关的W-Sn-Mo-Cu多金属系列;(5)燕山期热液脉型Pb-Zn多金属系列;(6)喜山期MVT型Pb-Zn多金属系列。针对每一个成矿系列,作者选取了典型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重点剖析。此外,作者深入探讨了类-左带内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指出各类矿床在带内大量发育是古、中、新特提斯构造长期演化的结果。本项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类-左带内的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并对区内未来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成矿系列   构造演化与成矿   类乌齐-左贡成矿带   藏东三江地区
收稿时间:2021-11-12
修稿时间:2021-12-09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