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来自碎屑锆石U- Pb年代学证据
引用本文:王嘉琦,施炜 ,李宗星 ,钟畅.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来自碎屑锆石U- Pb年代学证据[J].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3-2023030023.
作者姓名:王嘉琦  施炜  李宗星  钟畅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柴达木盆地及周缘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与目标区优选”(编号:DD20190093)和“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008)的成果
摘    要:随着印度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的持续碰撞,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发生了强烈的地壳缩短变形,形成了一系列北西西走向山脉。由于缺乏系统的沉积学研究,盆地东北缘一系列山脉隆升过程存在不同认识。笔者等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怀头他拉剖面,对中新统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及中新统—上新统狮子沟组采集碎屑锆石样品,开展碎屑锆石U- Pb年代学测试。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山脉隆升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碎屑锆石Th/U值介于0. 03~3. 3之间,以岩浆锆石为主。碎屑锆石年龄具有200~300 Ma、400~500 Ma、750~950 Ma、1. 6~2. 0 Ga以及2. 2~2. 5 Ga共5个年龄段。结合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图分析表明:上油砂山组沉积中期(14. 8~12. 5 Ma),研究区发生一次物源转换,指示研究区南边的埃姆尼克山发生隆升,成为研究区物源地。狮子沟组沉积早期(8. 6~7. 0 Ma),研究区物源再次发生变化,表明南祁连山发生快速隆升,为研究区提供物源。据此,笔者等提出青藏高原北东向生长导致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构造隆升依次向北东传递。

关 键 词: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新生代  构造隆升  锆石U-  Pb年龄  物源分析
收稿时间:2023/3/31 0:00:00
修稿时间:2023/5/2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