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
引用本文: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葛全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5,25(2):129-140.
作者姓名:郑景云  满志敏  方修琦  葛全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20043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常霜雪记载及植物物候记述,推算了中国东部地区部分年代及每3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并结合有关自然证据,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距平较现代约低05℃,最冷的30年(480s~500s)较现代约低12℃,是一个可与小冰期相比拟的寒冷气候阶段。2)魏晋南北朝的温度存在“冷-暖-冷”世纪波动;其中两个冷谷为270s~350s及450s~530s,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分别较现代低05℃(270s~350s)和09℃(450s~530s);而360s~440s虽然相对温暖,但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

关 键 词:魏晋南北朝  中国东部  温度  变化
文章编号:1001-7410(2005)02-129-12
收稿时间:2004-12-10
修稿时间:2004年12月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