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矿集区深部资源综合物探找矿勘查 |
| |
作者姓名: | 马振波 |
|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 450053;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1 |
| |
基金项目: | 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编号:豫国土资发[2012,80号]、豫国土资发[2014,3号]、
豫国土资发[2015,70号])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河南栾川县为全国的钼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钼钨矿产资源与出露岩体关系密切,矿体多产在岩体或岩体接触带围岩。为进一步加强栾川矿集区的资源勘查,确定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和成矿规律,对深部资源进行评价,在栾川矿集区开展了重力、磁法面积测量和CSAMT电磁法剖面测量等综合物探找矿勘查。在矿集区开展1∶2.5万重力和磁法面积测量,通过向上延拓、求导及水平梯度模等方法,提取、识别与地质相关的重磁场信息,判断隐伏岩体的分布范围,依地质模型为约束条件,对资料进行定量-半定量解释,圈出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得出栾川矿集区隐伏岩体规模巨大,深部资源量丰富。依据重磁解释成果,优选隐伏岩体顶界面相对较浅的黄背岭矿区,进行CSAMT剖面测量,利用卡尼亚电阻率陡变带,对隐伏岩体的顶界面进行定位。经钻孔验证,在黄背岭矿区新发现三条钼钨矿体,矿体产在岩体顶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在岩体的凹陷部位往往矿层厚度较大,新增钼金属量102.01万吨、WO3资源量21.66万吨。成果表明,利用钼钨矿体多产在岩体界面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特征,用重力、磁法面积测量确定隐伏岩体空间分布,CSAMT剖面测量确定岩体顶界面,指导钻孔定位的物探组合方法,在栾川矿集区深部资源的勘查中成果显著,该方法组合可为“中国钼都”战略资源深部找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关 键 词: | 钼钨矿 重力磁法 CSAMT 卡尼亚电阻率 栾川矿集区 河南省 |
收稿时间: | 2021-03-23 |
修稿时间: | 2022-06-21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