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深水复合流沉积
摘    要:深水复合流沉积研究近年来尚处于起步阶段,发现新的实例并探讨复合流沉积构造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以深水斜坡至盆地环境下浊流沉积为主,兼有等深流沉积和内波、内潮汐沉积,沉积时具有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水槽实验和相关实例的研究成果,对拉什仲组有关复合流沉积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深水沉积环境中发现了典型的复合流沉积构造,包括复合流层理、准平行层理和小型似丘状交错层理。垂向上可归纳为6种沉积构造序列,分别为:(a)正粒序层—浪成波纹层理—复合流层理;(b)准平行层理—正粒序层—复合流层理;(c)正粒序层—准平行层理;(d)准平行层理—双向交错层理—小型似丘状交错层理;(e)黏土岩中的叠置小型似丘状交错层理和(f)黏土岩中的复合流层理。结合拉什仲组沉积环境和沉积类型,复合流沉积可能为深水环境下浊流、等深流和内波流交互作用形成,依据流体与海底地形的作用,可划分为浊流抑制区(序列a和b)、强交互区(序列c)、内波作用区(序列d)和弱交互区(序列e和f)。该研究对于在地层记录中研究内波、内潮汐与海底地形作用和有关沉积相带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