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断面设置与污染物通量估算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李影  秦丽欢  雷秋良  罗加法  杜新忠  闫铁柱  刘宏斌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 100048;新西兰农业科学院,汉密尔顿 324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095,U20A20114,42177325)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CAAS-GXAAS-XTCX2019026-03)联合资助
摘    要:流域尺度面源污染的监测是系统认识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迁移及转化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当前,田块尺度的面源污染监测方法比较成熟,而流域尺度的监测,尤其是监测断面的布设及采样频率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详细梳理了小流域采样断面布设、采样频率优化和河流断面通量估算3方面的主要进展.1)从小流域样点布设来看,包括常规监测采样设计、针对性监测采样设计和融合前两种类型的监测采样设计3种类型,点位布设方法上有遗传算法、模糊逻辑法、熵值法和模型法等,样品采集方式包括随机采样、复合采样、综合采样以及连续采样4种类型,其中复合采样应用广泛;2)从采样频率来看,1~2周一次的采样频率即可精准获取污染负荷通量,若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度,可在水文/水质变异大的时期提高监测频率及在特殊断面加密布点;3)在通量估算上,当前主要的计算方法有平均法、插值法和回归/曲线法3类方法,其中流量加权的浓度估计法、插值算法和LOADEST法是简便且精确的方法,方法的选择上也可根据不同时期流域污染源特征进一步优化.

关 键 词:小流域  面源污染  监测点布设  监测频率  通量估算
收稿时间:2021-11-16
修稿时间:2022-01-14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