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3年青海德令哈6.7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构造含义
引用本文:孙长虹, 许丰, 杨玉波, 钱荣毅, 孟小红. 2003年青海德令哈6.7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构造含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0): 3338-3346, doi: 10.6038/j.issn.0001-5733.2012.10.016
作者姓名:孙长虹  许丰  杨玉波  钱荣毅  孟小红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国土资源部科研专项
摘    要:利用8个流动数字地震台和国家数字地震台站的地震波形记录,测量了2003年4月17日青海德令哈6.7级地震及其主要余震的直达P波、SV波、SH波的初动方向和振幅比,应用Snoke(2003)的测定震源机制解的格点尝试法,测定出德令哈地震序列的48个2.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搜集分析了美国哈佛大学测定的德令哈6.7级主震和2004年二期地震活动中的7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余震空间分布特征和对震源机制解特征的分析,讨论了德令哈地震序列的可能断层活动方式和地震的构造含义.结果表明,主震和大部分余震都是沿NWW-SEE走向的逆断层错动,北边的上盘可能沿低角度向北倾的断层面向南仰冲;个别正断层余震可能是震源区挤压变形弧顶区附近发生的局部张性破裂;在二期地震活动中,逆断层和走滑断层都有,走滑断层地震主要发生在震源区东侧.德令哈地震活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NWW-SEE向延伸的挤压带继续处于隆升活动中的表现,这一继承性新构造运动是德令哈地震序列的可能发震原因.

关 键 词:德令哈地震序列   Snoke震源机制解测定法   断层活动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
收稿时间:2011-12-24
修稿时间:2012-09-1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