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制约
引用本文:许志琴.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制约[J].岩石学报,2007,23(12):3041-3053.
作者姓名:许志琴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摘    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和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为大陆岩石圈的深俯冲与折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以下制约:(1)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迭置于南、北苏鲁两个不同时代及属性的基底之上;(2)苏鲁巨量表壳岩石深俯冲至200km以下的上地幔深度,并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3)根据不同类型超高压变质岩石锆石的SHRIMP-U/Pb原位精确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深俯冲-折返全过程(240~252Ma→230~237Ma→207~218Ma)时限.并建立了新的深俯冲-折返全过程的P-T-t轨迹;(4)富钛铁的辉长岩在大陆地壳的深俯冲过程中,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并转变成了富含金红石的榴辉岩,形成了超高压变质的钛矿床;(5)通过榴辉岩和石榴石橄榄岩的显微构造分析及石榴石、绿辉石和橄榄石EBSD测量,确定深俯冲过程中绿辉石和橄榄石的组构运动学和流变学特征;(6)在大陆的深俯冲过程中,强烈水化的陆壳岩石经历了进变质脱水过程,巨量的地表水带入到>100~200Km的地幔深处,在超高压变质峰期的极端条件下,通过含水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分解形成超临界的含水熔体,导致有效的壳-幔物质交换和岩石圈物质分异;(7)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在折返阶段形成挤出纳布构造,与岩石圈深俯冲管道流的折返挤出机制有关;(8)提出新的深俯冲-折返动力学模式:陆.陆碰撞的深俯冲剥蚀模式及大陆地壳多重性、分层型和穿时性的俯冲和折返模式.

关 键 词:深俯冲动力学  折返动力学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修稿时间:2007年7月23日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dynamics: Evidence from the main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and the Sulu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
XU ZhiQin.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dynamics: Evidence from the main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and the Sulu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7,23(12):3041-3053.
Authors:XU ZhiQin
Abstract:
Keywords:Deep subduction dynamics  Exhumation dynamics  Sulu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